一体检,发现自己又长结节了?很多人容易长结节,其实除了与遗传有关外,还与体质有关!
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冯春祥指出,痰湿体质相对而言比较容易长结节、息肉,需要多加注意,及时调节,恢复成正常体质,那就能避免结节和息肉的发生。
痰湿体质的人
爱长“结节”“息肉”
所谓痰湿体质,就是人体内水湿内停后,湿聚成痰,痰湿凝聚形成的体质状态。这些痰湿会随着患者的经脉游走,在五脏六腑间的某一处聚结,越聚越多之后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结节、息肉。
有此类体质的人绝大多数都比较肥胖,身上脂肪较多,尤其腹部会特别松软。这类人群很多都是油性皮肤,尤其头面部出油严重。
此外,身体能力整体偏弱,日常疲乏无力,精力和体力都不足,稍一活动或进行紧张工作后就特别疲惫,少部分情况严重的还会胸闷,甚至是呼吸困难。
如果长期有此类情况,建议及时“治未病”调理。
痰湿体质一般有这两个特点!
一是喜爱高脂、高糖的饮食,如肥肉、奶油、巧克力等;
二是饮食无规律,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,经常忙得来不及吃饭,之后又靠暴饮暴食来弥补,最终就是饥一顿饱一顿,把脾胃彻底搞坏。
改善调理痰湿体质
记住这10点!
除了注意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、保证饮食规律外,还可以试试以下方法改善:
1. 吃点茯苓糕点
冯春祥医生建议,对于情况尚不严重的人,可尝试食疗调理。如多吃一些茯苓制作的糕点,因为茯苓本身有渗湿利水和宁心健脾的作用。
2. 陈皮、薏苡仁、山药、大枣
陈皮功能理气健脾,配合薏米、山药、大枣的健脾化湿功能是很好的药膳,特别适合痰湿体质伴有腹胀、腹泻的症状的人群。
3. 陈皮、白扁豆、茯苓、莲子
陈皮配合白扁豆、茯苓、莲子(去芯)的健脾化湿安神功能也是一道不错的药膳,特别适合痰湿体质伴有腹胀、失眠多梦的症状的人群。
4. 喝点冬瓜粥
冬瓜粥清热利湿。选鲜冬瓜100克或者冬瓜子15克,大米100克,生苡仁50克。冬瓜皮带皮煮,可根据自己的口味稍加点盐。
5. 按揉丰隆穴
平时可以刺激豁痰要穴——丰隆穴,来达到祛湿化痰的效果。
方法:正坐,屈膝,垂足,外膝眼到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即为丰隆穴。垂直向下按压至一定深度后使用揉法,用力由轻到重,稳而持续。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,每次5分钟,以有酸胀感、能耐受为佳。
6. 按按足三里
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。可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;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,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,增进食欲,帮助消化。
方法:每天按双侧足三里穴一次,每次按压5-10分钟,每分钟按压15-20次,有酸胀、发热感为佳。
7. 喝点绿萼梅茶
冯春祥医生谈到,可用一些代茶饮,帮助起到一定的恢复作用。可用2.5克白梅花(绿萼梅)、2.5克玫瑰花浸泡沏水喝,白梅花有疏肝化痰的功效,玫瑰花则有行气活血的作用。
8. 喝点蒲公英茶
冯春祥也说到,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,如胃肠功能不好、脾胃虚弱,则不适合饮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代茶饮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,治疗结节还应根据医嘱进行。
9.一定要运动
通过适量的运动,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将痰湿排出体外,有助于脾功能的恢复,起到理气健脾的作用。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,比如慢跑散步、太极拳、五禽戏、保健操等都可以有助于气血运行。
10. 一定少熬夜
睡眠不足特别容易造成情绪低落,保持充足的睡眠能避免损伤脾的功能。
本文已取得健康时报(jksb2013)授权
标签: